耕地保护:端稳“中国饭碗”的坚实基础
来源:中国自然资源报 发布时间:2020-06-28 分享:
    全国土地日诞生30年了。30年可以成就什么?一个孩子,将步入中年;一棵小树,将长到参天。而脚下这片土地所带给我们的一切,远远超出了想象。
  从1991年6月25日,为纪念《土地管理法》颁布而创设的第一个全国土地日,到如今的第30个全国土地日,从“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到18亿亩耕地红线的设定,从永久基本农田制度到耕地占补平衡制度的确立,30年来,我们耕耘土地,也保护土地,我们感恩土地,也歌颂土地。
  30年来,我们倾心保护每一寸耕地,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理念不断深入人心,耕地保护监督新格局逐渐形成。
  30年来,我们精心耕耘每一寸土地,18亿亩耕地红线得以坚守,永久基本农田划定面积达到15.5亿亩,建设占用耕地得到严控,耕地保护成效日益显现。
  30年来,我们尽心守卫每一寸耕地,耕地保护体制机制日趋完善,耕地管控性保护、建设性保护、激励性保护不断强化,转化为积极的行动和巨大的合力
  数量、质量、生态
  “三位一体”保护耕地
  “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耕地红线要严防死守,18亿亩耕地红线仍然必须坚守。”
  “耕地是我国最为宝贵的资源。必须把关系十几亿人吃饭大事的耕地保护好,绝不能有闪失。要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依法依规做好耕地占补平衡。”
  “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根本在耕地,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耕地红线要严防死守。”
  中国人的饭碗,最为宝贵的资源,粮食生产的“命根子”……不同的场合,不同的时间,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耕地保护的重要性。不能松、松不得,因为耕地保护关乎国计民生。
  “要着力加强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牢牢守住耕地红线,促进形成保护更加有力、执行更加顺畅、管理更加高效的耕地保护新格局。”这是30年来对耕地保护认识不断深化的智慧结晶,放在更广阔空间范围和更长时间轴看,才能更好理解“三位一体”的内涵。
  环顾全球,国际形势复杂多变,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全球粮食安全面临多重挑战。我们以中国地养中国人是硬道理。然而,放眼国内,我国耕地后备资源不足,实现耕地占补平衡、占优补优的难度日趋加大,激励约束机制尚不健全,正成为耕保面临的新挑战。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更是将粮食安全列为“六保”目标之一。只有守住今天的耕地,才能保住明天的饭碗,这是关乎千秋万代的根本问题。
  耕地保护保什么?牢牢守住耕地红线,这是提升质量和提高单产的基础。改革开放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农业科技发展有效提升了农村土地生产力,长期存在的粮食短缺问题得以改善。然而,随着经济迅猛发展,建设占用导致耕地数量减少,耕地保护逐渐引起社会关注。
  1986年《土地管理法》明确“制止乱占耕地”,《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强土地管理、制止乱占耕地的通知》首次提出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提出,18亿亩耕地是一个具有法律效力的约束性指标,是不可逾越的一道红线。
  随着农业的进一步发展,对优质耕地的需求逐渐加大,耕地保护迫切需要在质量保护上加码。由此,耕地保护开始了从守“量”到守“质”的拓展。
  1994年《基本农田保护条例》出台,基本农田保护制度确立,我国开始加强优质耕地的特殊保护。2014年全国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启动,2017年全面完成,实际划定了15.5亿亩永久基本农田,全部上图入库、落到实地,实现了耕地的“定量”“定质”“定位”“定责”保护,以此提高优质耕地保护比例。
  在生态文明建设大背景下,耕地的生态功能逐渐被重视。只有把耕地保护好,才能更好地发挥耕地的生态功能。
  2017年《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强耕地保护和改进占补平衡的意见》明确要着力加强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2019年,自然资源部发布《关于开展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工作的通知》,明确要统筹推进低效林草地和园地整理、农田基础设施建设、现有耕地提质改造等,增加耕地数量,提高耕地质量,改善农田生态。通过耕地生态管护,促使农业生产方式“绿化”,将良田沃土、绿色田园留给人民。
  管控、建设、激励    
  “有促有控”守护耕地
  在湖北省监利县周老嘴镇爱华村,至今还保留着一块褚红色的大理石纪念碑,上面铭刻着11个金色大字——“全国基本农田保护发祥地”。这是全国第一块基本农田保护区。
  时光荏苒三十余年,始于监利的基本农田保护经验早已在全国推广开来,对基本农田实行永久保护,见证着14亿中国人“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里”的决心和努力。
  30年来,面对耕地保护这张大考卷,制度设计堪称最响亮的回答。从管控性保护到建设性保护,再到激励性保护,制度建设不断完善,并进一步激发保护的动力。
  严守耕地红线,根本出路在于减少占用。近年来,自然资源部门以加强土地用途管制为抓手,从强化管控、严格监管、落实责任、推动节约等方面采取综合措施,通过“不占少占”,严格管控性保护,坚守耕地保护红线。
  多年来,自然资源部积极推进各地土地利用规划调整完善,逐级分解落实耕地保有量、永久基本农田、建设用地总规模等约束性指标,从严控制建设占用耕地,坚守耕地保护红线,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进一步优化,建设占用耕地特别是永久基本农田得到严控。
  适应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要求,在坚守耕地红线的同时,还需“补足补优”,通过强化耕地建设性保护,在耕地质量和生态保护上加码,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必需的绿色、稳定、可持续利用耕地资源,为农业生产效率和农产品品质的提升、绿色农业发展提供重要的前提条件,为继续推进退耕还林、污染耕地综合治理修复、耕地休养生息提供更多资源空间。
  自然资源部成立以来,通过以建设促保护,开展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实施损毁土地复垦,为加快推进绿色发展创造有利条件。在模式创新方面,全面推进建设占用耕地耕作层剥离再利用,综合采取工程、生物、农艺等措施,加快土壤熟化过程,提升土壤肥力。
  与此同时,对耕地保护主体进行科学的利益补偿调节,以激发全社会保护耕地的主动性、能动性,为绿色发展增添持续动能。
  近年来,自然资源部积极构建耕地保护激励政策体系,集聚政策合力,努力让保护耕地的地方不吃亏,让保护耕地的群众得实惠。《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强耕地保护和改进占补平衡的意见》首次提出实行跨地区补充耕地的利益调节,允许国家重点扶贫地区补充耕地指标在省域范围内调剂,指标调剂收入用于耕地保护、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通过利益调节机制,充分调动地方政府和市场主体保护耕地的主动性、能动性,促进保护耕地效率和效果的双提升。
  严保、严管、严控
  “严字当头”守卫耕地
  浙江省杭州市有一块八卦田,是南宋年间开辟的“籍田”。往事越千年,西子湖畔风起云涌,钱塘江潮涨潮落,这片农田依旧绿意盎然。
  这片绿意是如何从古延续至今的?它靠的是一代又一代人的付出与守护。严保、严管、严控,守护我们的饭碗,靠的是一种精神,更是一份担当。
  守卫耕地,重点在严明责任。“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协同、公众参与、上下联动”的共同责任机制,“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结果作为领导干部实绩考核、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的重要内容”等一系列举措凸显了责任落实在耕地保护中的关键作用。
  守卫耕地,关键在加强督察执法。多年来,督察工作成为落实耕保责任的“助推器”。通过落实督察责任,严格督察工作要求,机制的瘀结逐个打通,压实了耕保责任。2019年,耕地保护督察实地核查全国240个设区市及843个县(市、区),约谈54个地市政府主要负责人,曝光了31个典型耕地违法违规案件和问题,通报了68个弄虚作假问题。
  土地执法则充分利用遥感监测、动态巡查、网络信息、群众举报等手段,进一步完善立体执法监管体系,对耕地进行全天候、全覆盖监管;同时,对各类涉及土地的违法违规行为严肃查处问责,依法依规严肃处理,对重大典型案件进行挂牌督办和通报曝光,形成了警示震慑作用。2019年,自然资源部警示约谈挂牌督办案件处理不力的5个省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抽查29个省份土地卫片执法工作,探索开展对部机关司局的政策督察。
  守卫耕地,要点在建立共同责任机制。“尽职尽责保护国土资源”,光靠一方力量难以维持,需要调动中央和地方、自然资源部门和其他各部门的力量,形成保护合力。
  我们看到,在江苏,政府成为耕地保护“第一责任人”,农民成为耕地保护“第一守护人”,“大家管大家用”的共同责任机制逐步建立。在浙江,每一块永久基本农田都有了“田长”,一旦出现问题,社会公众可随时举报,立即追责……
  “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30年来,耕地保护从理念设计到制度安排再到有序推进,留下了一行行坚实的足印。展望未来,我们期待更多的新理念、新机制、新作为,将“中国饭碗”端得更稳更牢,为子孙后代创造永续发展的光明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