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址:广元市利州区利州东路一段739号 邮编628000 电话:0839-3265706 传真:0839-3264320
备案号:蜀ICP备2021023522号-1
川公网安备 51080002000273号
引 子
我曾经是一个兵,经过十几年的时光打磨,炼就了军人服从命令、意志坚定的特质本色。2015年7月带着对绿色军营眷恋,我从部队转业。2016年10月,进入朝天区自然资源分局。半年后,我被分局党组选派到原柏杨乡三友村担任第一书记,一干就没有停歇,初次做农村工作的迷茫,走家入户的辛苦,农村工作经验的缺乏,至今仍记忆犹新。不变的初心支撑我践行脱贫攻坚的光荣使命,分享贫困群众脱贫奔康的喜悦,为群众增收献计出力,奉献扶贫人的一份平凡力量。
角色变换 初心奉献老百姓
2017年5月,初夏的季节,带着退伍不褪色的热情,我一如在部队模样,背着简单的行囊,告别不到1岁的儿子,正式驻村帮扶的工作。在乡镇行政区划没调整前,三友村属原柏杨乡管辖,面积6.46平方公里,被确定为非贫困村,全村精准识别贫困农户46户176人。初到村里,自己的头脑里一片空白。在村委会最初呆的几天,心里盘算,帮扶驻村工作从哪里下手,如何当好第一书记?每到夜晚,这些细碎的事情总让人辗转反侧,难以入睡。
怎么办?怎么干?长期这样也不是办法,我默默告诫自己必须“变身”。
以村为家转角色,办好实事取信于民。作为党员,从军人到农村工作,我没有忘记入党宣誓时的铮铮誓言,带领群众脱贫,党支部和党员干部始终要走在前、做表率。到三友村不几天,我就和村党支部书记王继东、村主任郑永勤同吃同住同走村入户,一天、一周、一个月、三个月……村情民况一点点掌握,张家长李家短的事情也渐渐多些了解,自己逐渐从没有农村工作方法的门外汉到村民群众把我当贴心人的华丽蜕变,自己也能独当一面带头宣讲扶贫政策,教育引导培养群众了解政策、懂政策、用政策。
扶贫干部心中始终要装着老百姓的“一本账”。访贫问困是我首次做农村工作的“敲门砖”,当我与村组干部初次走进一组的赵某某、何某某,四组的张某某、张某某,六组的王某某等贫困户的家里时,面对卫生条件差、农户不欢迎、工作不配合、等靠要思想严重等现实状况和工作难题,是退是进,每一个问题都考验着我。冷静下来后,我就挨家挨户坐下来与这些“重点户”拉家常、摆龙门阵,详细了解家庭情况、贫困原因,共同商量脱贫出路,通过帮他们办实事、解难事,一步步拉近与他们的距离。几年来,我和村组干部协调解决张长国电线隐患,贫困户张英勋、王明远住房等问题。解决全村枯水季节吃水难和部分贫困户通讯难问题。解决19户贫困户改造居住环境,集中解决邱义春、王太远、张洪明、张志远、张文玉等贫困户和部分非贫困户“最后一公里” 入户路硬化。桩桩件件民生事,大到谋划家庭发展,小到环境卫生整治,我都主动和村组干部沟通协调,把群众的“小事”当自己的“大事”做好做实,做到群众满意。
以民为本虚心学,拓展产业助农增收。自己深知,思路决定出路,农村工作与在部队当兵是两码事,做农民工作,一切还得从“零”开始,虽然三友村是非贫困村,但全村贫困户占比高,集体经济空壳,整村无脱贫攻坚项目产业支撑,群众增收出主要靠务工。带动贫困群众脱贫致富一直困扰“村两委”决策者,实施脱贫攻坚精准帮扶以来,每每空闲下来,我都会把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脱贫攻坚的重要讲话和论述作为必修课,自己首先把脱贫攻坚的目标和标准要求学懂弄通,在投身帮扶一线提高自己政策水平和解决群众难题的能力。
要得富,先修路。该村基础条件差,群众出行难,7个村民小组中,大部分农户居住在地域狭长陡峭的山边坡顶。唯一一条出村公路路面狭窄,弯多坡急,断断续续的通组道路也未硬化。2018年,在现自然资源分局的努力下,通过向省、市争取将该村土地整治纳入扶贫项目。同时协调区交通部门加宽通村公路。去年土地整治项目顺利实施,完成生产路5100米,新建农桥2座、人行便桥1座,整治田间道6500米,完成通组公路约12000米、入户路约3000米;加宽通村公路3500米、新建错车道8处。配套建设生产设施,整治排水沟960米,建排洪沟挡土墙1600米,建蓄水池7口、排灌渠1900米。特别在当前干旱期,土地整理项目保土排涝防旱作用的充分发挥。今年5月初,在入户走访中,6组群众普遍反映,今年天干这么长时间,多亏了帮扶部门的蓄水池项目,我们的庄稼才没有旱死。
要致富,找门路。我们深知,通过组织贫困群众外出务工是见效快的增收主要渠道,46户贫困户中,平均每户有1-2人常年在外务工,务工收入户均在3至7万元不等。
要想富,学技术。针对该村土地资源丰富、老年留守劳力较多的实际状况,我们依托村农民夜校,协调社保部门开展种养殖业技能培训,邀请广元市魔芋协会专家到村科普魔芋种植,通过产业带动100余户栽种魔芋20亩,近几年群众通过魔芋项目收益近10万元。
在脱贫攻坚中,我们严格坚持“两不愁三保障”标准,落实贫困户危旧房改造7户,实施易地搬迁建(购)房23户。贫困户中纳入义务教育67人,享受“雨露计划”10人。46户均被纳入健康扶贫,落实慢性病措施22人,贫困户病人签约医生实现100%目标。
功夫不负有心人,随着2018年最后1户4人的脱贫摘帽,贫困户人均收入从当初的2700多元增加到近6000元,脱贫成果稳步巩固,该村46户贫困户的脱贫工作顺利通过省、市验收。“第一书记”的工作也得到组织肯定,2017年、2018年先后获得优秀共产党员和先进工作者称号。
防“疫”路上 大难面前显担当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作为第一书记,按照全区统一要求住进帮扶村防疫,至今我深有感触,也心有余悸:“年初三的时候,就放弃宝贵的节假日,我与镇村组干部一道重点抓疫情防控工作,吃住在村上,一手抓防控宣传、人员排查,进行防疫知识宣讲普及,开展设卡监测体温、出入人员登记等基础工作,确保该村疫情防控工作有效开展,保障群众身体健康。一手规划群众出门务工准备、鼓励农户春播备耕等工作,确保群众生产生活秩序恢复正常。”
通过疫情防控宣传,村里的一些党员、贫困户也时时刻刻在关注疫情。六组贫困户张洪斌到村委会拿出50块钱交给村干部。他说:“这些年我有冠心病,两个孩子都在上学,妻子体弱,母亲也70岁的年龄了,在家里最困难的时候,全家纳入低保更激发了我不等不靠的信心,度过了难关,脱贫不忘国家这个“根本”,一点心意表示一家人的感激。”贫困户张由卿眼睛损伤,娃儿上学也主动捐款200元。贫困户张国勋家里有残疾人,也毫不犹豫捐出100元……在我和“村两委”带领下,全村229户群众捐款19424元。感恩心实际行,普通老百姓中,虽然自己贫困,关键时刻却没有忘记党恩国情,心系疫区,以涓涓细流汇聚成震撼世界的中国力量。
砥砺前行 为党旗增色添彩
党的事业需要一届接着一届干,人民群众的事情也需要一件接着一件办。
如今,乡镇行政区划调整后,三友村划归朝天镇管理。今日之三友,依旧绿水青山,人民仍然勤奋努力。接下来,该村人民与全国人民一道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在巩固脱贫成果、深入推进乡村振兴过程中仍然有很多事情要办。首要的任务是谋划全村今后几年的发展蓝图。依托技术培训,每户培养一个技术型外出务工人员。通过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依托全村优质土地资源,突出乡村旅游引领,邀请在外创业成功人士回村发展,做强500亩“元宝枫”产业后续拓展工程。以云峰养殖基地为依托,适度规模化发展畜禽养殖,带动附近群众就近务工和畜禽代养等产业……我们坚信,有党的好政策和坚强领导,三友村群众的生活明天会一定更美好。
走在三友村的村间小路,平凡的我思绪万千。放眼美丽山村,我将一如既往履行当初在党旗下的庄严承诺,在这片土地上实现人生的诺言。党组织需要我在三友村干到什么时候,我都会义无反顾扎根这片流淌过汗水的土地,在筑梦三友村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进程中为党旗增色添彩,在平凡的“第一书记”岗位上书写不平凡的业绩。